潤滑脂寬溫度范圍滴點測定儀的校準核心是溫度準確性校準與滴點檢測重復性校準,需依據(jù)國家標準(如 GB/T 4929)或儀器說明書,使用標準物質(zhì)和計量器具分步實施。
一、校準前準備
標準物質(zhì)與設備
準備已知滴點的標準潤滑脂(如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制備的標準樣品,證書需在有效期內(nèi))。
準備經(jīng)檢定合格的標準溫度計(精度不低于 0.1℃)、計時器(精度 0.1s)及樣品制備工具(如刮刀、試管)。
儀器狀態(tài)檢查
清潔儀器加熱爐、滴點檢測裝置(如導管、接收盤),確保無殘留潤滑脂。
接通儀器電源,預熱 30 分鐘,確認升溫速率、溫度顯示等功能正常。
二、核心校準步驟
1. 溫度準確性校準
溫度是滴點測定的關鍵影響因素,需覆蓋儀器的寬溫度范圍(通常 - 20℃~300℃),至少選取 3 個校準點(如低溫點 - 10℃、中溫點 100℃、高溫點 250℃)。
將標準溫度計插入儀器溫度傳感器的同一檢測區(qū)域(如加熱爐內(nèi)樣品試管位置),確保探頭與儀器傳感器距離不超過 5mm。
設定儀器按校準點溫度升溫,待溫度穩(wěn)定(顯示值波動≤0.2℃/min)后,記錄儀器顯示溫度與標準溫度計讀數(shù)。
計算每個校準點的溫度誤差(儀器顯示值 - 標準溫度計讀數(shù)),誤差需符合要求(通常≤±1℃);若超差,需調(diào)整儀器溫度修正系數(shù)。
2. 滴點準確性校準
使用標準潤滑脂驗證儀器檢測結(jié)果的準確性,步驟如下:
按標準方法(如 GB/T 4929)制備標準潤滑脂樣品,裝入專用試管,確保樣品量、高度符合要求。
將試管放入儀器檢測位,設定升溫速率(通常 5℃/min 或 10℃/min,需與標準樣品證書一致),啟動檢測程序。
記錄儀器檢測到的 “滴點溫度",與標準樣品證書上的 “標稱滴點" 對比,計算滴點誤差(儀器檢測值 - 標稱值),誤差需≤±2℃;若超差,需檢查滴點檢測裝置(如光電傳感器)的靈敏度。
3. 重復性驗證
同一條件下重復檢測,驗證儀器穩(wěn)定性:
取同一份標準潤滑脂樣品,按上述步驟重復檢測 3 次。
計算 3 次檢測結(jié)果的相對標準偏差(RSD),RSD 需≤1%;若超標,需排查加熱爐溫度均勻性或樣品制備一致性問題。
三、校準后處理
若所有校準項目合格,記錄校準數(shù)據(jù)(包括校準日期、標準物質(zhì)信息、各點誤差、重復性結(jié)果),并粘貼 “合格" 標識。
若某項校準不合格,需暫停使用儀器,聯(lián)系廠家維修或重新調(diào)整后,再次執(zhí)行全流程校準,直至合格。
校準周期通常為 1 年,若儀器頻繁使用或出現(xiàn)故障,需縮短校準間隔(如 6 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