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濾點測定儀的核心工作原理是模擬低溫環境與實際過濾工況,通過監測樣品在逐步降溫過程中的過濾性能,確定其冷濾點。
核心工作流程(分步驟解析)
樣品預處理與裝填
取規定體積(通常 20mL)的均勻樣品,注入專用測試管中。
確保樣品無氣泡、無雜質,避免影響過濾準確性。
梯度降溫模擬低溫環境
測試管放入冷卻浴(常用乙醇 - 干冰或機械制冷),按國標規定速率(如 1℃/min)降溫。
降溫過程中持續攪拌樣品,保證溫度均勻,貼合實際使用中油品的溫度變化狀態。
恒溫過濾測試
當樣品溫度降至預設起始溫度后,保持恒溫 1 分鐘。
啟動真空系統,施加規定真空度(如 20kPa),讓樣品通過標準孔徑的濾網(通常 45μm)。
記錄樣品過濾(或達到規定過濾體積)的時間。
冷濾點判定
若樣品在該溫度下能在規定時間內(如 60 秒)完成過濾,繼續降溫重復測試。
當樣品因蠟晶析出堵塞濾網,無法在規定時間內通過時,該溫度即為樣品的冷濾點。
關鍵設計邏輯
嚴格復刻實際使用場景:低溫環境、流動阻力(真空度)、過濾介質(濾網孔徑)均對標油品在發動機、管路中的真實狀態。
通過 “降溫 - 過濾" 的循環測試,精準捕捉油品因蠟晶析出導致流動性能突變的臨界溫度。